『也許好吃?只是不是我的菜......』
Day1:台灣出境→香港機場→澳門碼頭→晚餐(恆友魚蛋、錦華牛雜)
以澳門議事廳為中心,不論是往北到到大三巴或再過去的景點,往南到媽閣,街上的指標都還滿清楚的,所以找到議事廳前地,再到附近的旅遊中心拿地圖,玩遍這個歷史區是沒有問題的喔!
到議事廳前地的公車多,問每個澳門人應該都知道怎麼去,這也是每個遊客的必經點,基本上是個很好找的地方。
初來澳門的第一餐,先到很多人都會推薦的恆友魚蛋嘗鮮。恆友魚蛋在盧家大屋斜對面,離議事廳前地不遠,可以找到盧家大屋,自然就能看到著名的魚蛋、冰淇淋及牛雜了!不過我沒有吃冰淇淋,雖然他標榜自己是遊客的最愛,但他的原產是義大利,一球要30還是35澳門元,約台幣120元左右,這樣的價格我比較想要去義大利吃原產的Orz,另一方面是自己會盡量少吃冰,所以走了門口兩回,還是沒有買。
檯面上一串串的食材,看起來滿乾淨整齊的,每一串10元也有20元,牆面上沒有刊出細項價格,只有多數人點的魚蛋蘿白有張貼金額。
隨手拿了魚蛋和香菇,共20元澳門元,老闆還送了魚丸給我。恆友的口味有點像台灣有中藥味的加熱滷味,最後淋上咖哩口味的鹹醬汁。醬汁有分辣和不辣,要記得跟老闆說喔!
若要說好吃的話,會建議點一點東西有嚐過口味就好。
(之前看很多人推薦,抱著很大的期待,吃了之後只覺得香菇還算新鮮,魚蛋就是有彈性的魚蛋阿XD,反而失望了。)
在恆友魚蛋的旁邊會先看到咖哩榮牛雜,咖哩榮牛雜旁邊是錦華牛雜。雖然兩家都是牛雜,但錦華小店面前的客人絡繹不絕,咖哩榮的前面則是門可羅雀哩。
牛雜小碗25元,也是咖哩口味,錦華的咖哩味道比恆友重,兩者的醬汁比較起來,恆友的中藥味重,錦華的咖哩味重。
錦華一開始覺得很好吃,不過吃到最後味道有點膩了,反而有點怕怕。
錦華小店面旁邊貼著各項食材的價格,像是台灣的加熱滷味,不過他的強項在牛雜,等待餐點的時候看到有許多人點著幾晚牛雜就走了。而更多的遊客是在店面前的長椅吃起來,吃一吃就繼續接下來的旅程。
在短短在澳門的幾個小時,發現這裡的店家賣好多牛雜,回民宿問了當地的伯伯,澳門養牛嗎?不然怎麼大家都在賣牛雜,像是盛產一樣。伯伯說,那些都是從中國進口,反正全部煮一煮就能賣,簡單又方便阿!
聽得我好囧阿,真是一道簡單快速餵遊客的餐點阿。
除了牛雜之外,在澳門發現另一個很多的東西是「金飾」。從郵政總局走往新葡京,什麼周生生、周寶寶、周大王之類的名稱,一路上的珠寶店不誇張,少說有幾十家。於是好奇的又問了旅館伯伯:澳門有產金礦嗎?或是澳門的黃金比較便宜?伯伯給我的回應是:沒有比較便宜阿,可是很多人會來買,不然怎麼會開那麼多家。
我想,從1999年澳門回歸中國後,中國的人到澳門娛樂場放鬆之餘,也會就近採購新款式的珠寶首飾,或許這裡的款式比中國款式要先進且有型吧。
「牛雜」、「珠寶店」是對澳門的實地探詢下的第一印象阿。
碎碎念:這天晚上,跟旅館伯伯還有另名中國中產階級的大叔聊了三小時天,就澳門人看法、中國人看法及台灣人看法有一點小小的交流,也發現在台灣所發生的事情,對澳門來說一點都不陌生。像是太陽花學運、地溝油事件,甚至電影「等一個人的咖啡」,在新聞都有報,真是非常敦親睦鄰阿。而我也提醒著自己,以後不能笑中國黑心產品了,因為台灣的地溝油也不惶多讓,真是丟臉丟到國際上了阿(嘆)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