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有期待的地方都是表象的人工造景,出乎意外的地方卻看到意外的風景』
Day2:民政總署→主教座堂→大三巴→砲台→望德堂→禮記雪糕→盧廉若公園→國父紀念館→(經二龍喉公園搭車)→漁人碼頭→媽閣銘記→媽閣廟→亞婆井前地→鄭家大屋→主教山小堂→民政總署→飯店夜景
沿途所見長廊、葉面窗、圓拱門及豐富色彩葡式建築,人物外拍很好殺照片。
盧廉若公園是澳門富商盧華紹長子盧廉若請人設計的花園,是港澳地區唯一具有蘇州園林風格花園,被定為澳門八景之一。不僅如此,盧家大屋就是盧華紹的家,目前也是景點之一。
盧華紹是經營鴉片及賭場致富,是當時澳門第一代賭王與華人代表。話說有錢之餘就要從事公益(@@?),所以也捐獻醫院、同善堂等慈善組織。不過花無百日紅,禁賭後就家道沒落了。而長子盧廉若建造的這個私人花園呢,也曾邀請孫中山在此接見革命志士。
這裡原本不在行程的規劃中,想說公園不就是這樣,後來順路經過,進去逛了一下,反而覺得這個少遊客的地方可以休閒的來逛逛。公園不大,但是荷花園、假石造景、涼亭搭配著西式建築,很有它的味道。
從公園一路找到國父紀念館,澳門的國父和中華民國的國父是同一人,都是孫中山!路人跟我說:「國父紀念館?那裏很小沒有東西啊!」哈哈哈
這裡的確不大,會來參觀的人也不多,小小的展館裡擺放許多台灣給的資料及設計@@,深深覺得我們提供的資料搞不好比澳門本身擁有的資料還多哩。據說這裡是澳門唯一可以公開展示台灣國旗的地方,不過我沒有看到。
原本想要趁著颱風天來之前趕緊去坐纜車拍燈塔,可是周一纜車休息(昏),只好往下一個景點去。
從纜車附近的公車站牌可以搭車到漁人碼頭,只要是在澳門本島搭乘公車,無論到哪裡票價都是3.2元。可以刷澳門通(類似我們的悠遊卡),有優惠,但因為搭公車的機會不是頂多,折扣比不上押金,所以投現就好。通常外面消費比較少有小數點的價格,所以我到超商拿一元換10毫,坐公車好好用~
澳門的公車廣播有四種語言:廣東話、葡語、英語及普通語,有些車上有路線圖,有些沒有,所以要仔細聽站名。澳門的站牌去站和回站的站名不太一樣,也要注意一下。
漁人碼頭是澳門首個以主題式設計的綜合娛樂旅遊景點,結合餐廳、購物、娛樂和酒店共分為十四個部分。從北而南走,最先遇到的會是羅馬館,由中世紀的建築構成洋酒館、餐飲店等等。原本很期待這裡的景觀,不過卻覺得這些建築在這裡卻有一種不和諧的氛圍,很刻意而表象,好不實際。
很多人都會來這裡拍婚紗~
許多建築都會在陽台擺上一張小圓桌兩張躺椅,營造出悠閒慢步調的歐式風情。
漁人碼頭裡也有娛樂場(巴比倫娛樂場)及酒店(萊斯酒店)。
碎碎念:這天下來,深深覺得這是一個刻意的城市,像是在海邊,很多民宿或餐廳喜歡用藍白兩色作為基本色,然後冠上一個「希臘地中海」風格。看了第一間覺得很美麗、第二間覺得很美麗,第三間覺得還好,接下來還有好多好多間,感覺就疲乏了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