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只有想,永遠到不了目標;去做,不成才沒有遺憾』
想到西藏,想轉山,就行動吧!
在打定主意要到西藏之前,我只有兩大地方希望一定要在行程裡面,一個是珠峰(雖然後來自己覺得這個行程CP值很低),另一個是岡仁波齊的轉山。
話說這個轉山以遊客來說分為一般版兩天及輕鬆版三天,當時在規劃行程的時候我很擔心地跟團長大哥說我沒有登山經驗,實在沒把握兩天轉完,希望可以以三天為規劃,兩天為目標這樣走。
這團除了我之外,其他人不是有豐富的登山經驗就是走過中國大山大水不擔心體力,雖然我年紀剛好是團內最小,體力應該較佳,但是平常沒有運動的習慣,想來可能是團裡體力最差的團員。
當然為了不要成為團隊的負擔,一方面蒐集網路上大家的經驗分享,想了解能完成轉山的女孩們是怎麼一個背景,剛好在版上看到以前有版友分享,寫信詢問她的經驗,很意外地收到她的回覆(對不起,忘了你的ID,沒辦法私訊謝謝你,所以在板上偷渡我的感謝,真的很謝謝你的分享<(_ _)>),得知她沒有運動習慣也完成轉山了,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,大大的讓自己相信我也可以;另一方面,出發至西藏前兩三個月開始快走公園,一天約四公里左右,直至出發前半個月停止運動。這樣運動有幫助嗎?其實我覺得還好,就是做心安的XD。
行李的部分,看到很多網友有請揹夫,每次請的天數就是看你轉幾天就請幾天,不能轉兩天只請一天。據導遊說,請一天大概要四五百左右吧。
我們這團只有魯肉腳的我比較沒自信,而這個價錢跟我在網路上查到的有點差距,於是決定自己行李自己背,事情總要試過才知道行不行!
話以至此,其實是希望給想轉山卻猶豫的女孩們一點激勵,像我沒有登山經驗也沒運動習慣的人都自己背行李完成轉山了,其他人當然也行。
接下來就是好好準備自己的行李!第一次在高山上活動,要將物品精簡到自己背得動,又要樣樣俱全,這實在是一種考驗。以七月轉山為例,提供給大家參考,但每個人需求不同,真正上路的還請自行斟酌。
背包*1(含防水套)─我是買50L+10L的登山包,淘寶貨。當時有想過要不要買像歐都那那種基本款登山包,可是預算有限,後來團友說貓爪的包包也跟著他上山下海,於是成為我第一個登山包。光是包包就一公斤多的重量囉。防水套是在第二天下山的時候用到的,因為下冰雹,預防包包濕掉有短暫用了一下。
睡袋*1─並非必要,如果沒有也可以用睡袋內袋代替隔髒。我個人會覺得有睡袋還不錯,一來山上的棉被很常有種潮溼感,自己的睡袋一來乾淨二來也保暖。我是買羽絨的,約1.34KG,不算輕,在高山上要睡睡袋+他們的棉被才會比較暖(我怕冷XDD)。強者團員則是沒帶睡袋,以穿暖一點蓋兩層旅館的棉被挺過山上的夜晚。
登山杖*1─建議帶,可以幫助行走,下山腿軟的時候可以撐一下,我是買迪卡濃那種便宜的登山杖,想說可能只有那麼一次XDD。
雨衣雨褲*1─我買大家推薦的窮人狗鐵絲,達新牌雨衣。我們第二天要下山的時候遇到下冰雹,雨褲這時候稍微派上用場;至於雨衣真是我這段旅程的好朋友,被我當成防風衣穿,幾乎天天都穿他,CP值超高。
登山鞋*1─我準備有狗鐵絲的半高筒登山鞋,當然,我的強者團員用球鞋就轉山了。轉山的時候雖然是七月,但是山上前幾天有下雪,我們去的時候還有積雪,高處仍有暗冰。防水的登山鞋減少我滑倒的機會,也不用怕踩到水。
護膝*2─是那種貼式的護膝,不是用套的那種喔。有團員跌倒,多虧有護膝才沒有受傷,這個算是保險用具吧!
貼身衣物*1─可有可沒有,轉山的住宿沒有熱水洗澡,所以髒一天沒關係XD~
羽絨衣*1─第一天行進中用不到,第二天一早出門的時候天氣很冷會先穿著,後來才脫掉。
排汗衣*2─預算有限,我是準備台灣平價的排汗衣,有沒有排汗功能我不清楚,但是很快乾倒是真的XD~身上穿一件、帶一件,主要是怕身上穿的濕掉,有可以替換的衣服。
中層衣*1─迪卡農有出兩件式的外套,我將內層的刷毛外套當中層衣。
褲子*1─爬山會產生熱能,褲子是淘寶買的夏款兩截式稍微防潑水的長褲。
襪子*2─毛襪,腳的保暖很重要。怕踩到水,襪子濕了會從腳底冷上來,所以準備兩套。
麻布手套*1─這個不保暖,只是防滑。下山時可以稍微扶一下周圍的山壁、石頭。
保溫杯*1─這個好重要阿,在冷的地方可以喝點熱水暖暖身體,會覺得很幸福。
頭燈&備用電池*1─晚上上廁所或是第二天一早行進時會用到。
魔術頭巾*2─一個當頭巾一個保暖脖子,這也是西藏行程CP值很高的物品。
塑膠袋*2─怕下雨鞋子濕了會讓腳也跟著濕,所以預計下雨可以將塑膠袋套在襪子外面再穿鞋子避免襪子濕掉。
食物─我準備泡麵三包,巧克力五條,還有一些小乾糧和之前沒吃完的香蕉一條,有團友分享加鹽檸檬糖,這個也不錯吃。最後巧克力和乾糧沒吃完,其實山上也有泡麵和簡單的食物,比平地貴一點點囉。
雨傘*1─我怕臨時要上廁所沒有公廁,後來發現不用擔心,中繼站都有公廁。
墨鏡和口罩*1─墨鏡是怕雪的反光傷眼,口罩是稍微擋冷風,不然吸久冷空氣鼻子不舒服。
藥品及防曬用具─隨身藥品要記得帶,我不化妝,但怕曬黑,所以有帶防曬乳擋一下。透氣膠帶建議可以貼在腳下山的施力點,常爬山的大哥說下山的時候腳趾頭比較會施力,為了不讓腳瘀血,綁了一些透氣膠帶在腳趾頭上。
手機、耳機和電池*1─為了減輕重點沒有將相機帶上去,只有帶了手機上去拍照。為了讓自己轉山不無聊&步伐跟運動時差不多,所以耳機對我來說很重要。
牙膏牙刷、衛生紙和濕紙巾─雖然沒辦法洗澡,但是可以刷牙洗臉,做基礎的清潔。
餐具及鋼杯─吃泡麵要用餐具阿,用可重複用的餐具比較環保;而主揪有帶瓦斯罐和黑糖薑片上山,煮了黑糖薑湯給我們暖身體(超感恩)。
證件、錢及重要物品─該隨身的東西還是要隨身!
額外物品:
帽子─建議帶,當時我想說雨衣有帽子,為了減低重量所以沒帶,但是有戴帽子防曬又保暖,真的比較方便。
這次師傅和導遊都和我們一起轉山,其他沒有帶走的物品是都放在師傅的車上!導遊是會和我們一起轉,至於師傅的部分就是看他們個人意願囉。
感想:第一天走完之後,真的超累,團長大哥詢問大家的狀況,看看是要按照原規定三天走完還是要拚兩天,最有問題的我,不想繼續待在山上煎熬XD,就決定拚一下兩天走完全程,於是隔天一早天還沒亮,我們就啟程出發,順利在第二天下午回到我們的住宿點。
兩天完成轉山,但是後來聊天發現不只是我,還有其他團友也都覺得很可惜,因為我們一直要趕路,看到美景真的就只能用眼睛記錄下來,沒能好好拍照成為一點小小遺憾,但若問說要不要再來一次好好記錄,大家也都倒吸一口氣,笑說還是要再想想,哈哈哈。